5月24日,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为中国同中亚国家合作搭建了平台,开辟了合作前景。喀什地区与中亚各国贸易往来密切,此次峰会的召开,为喀什地区加快推进交通枢纽、商贸物流、文化科教、医疗服务、区域金融五大中心建设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也进一步提升了喀什地区在国家向西开放总体布局、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近年来,喀什地区充分发挥“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区位优势,打造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高地,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下功夫,围绕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化产业链补链、延链、升链、建链,加快建设具有喀什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多元产业发展推动喀什经济高质量发展。
锂电产业强势崛起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喀什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转型,抢抓新一轮能源革命,发展锂电产业,以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形成竞争新优势,推动新能源产业在喀什发展。
年初,叶城县与江西江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江特电气集团)签订锂电新能源产业协议,双方在3年内投资100亿元,在叶城实施500万吨锂矿石采选、5万吨锂盐生产、20万吨正极材料。项目建成达产后,总产值预计达730亿元。
前不久,由国电建湖南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超级石墨烯钛锂电池及分布式液流储能柜项目,入园喀什经济开发区伽师产业园。项目总投资65亿元,规划布局新能源超级石墨烯动力电池、液流电池储能柜、绿色矿渣处理等三大板块,集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能源管理系统的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成为年工业产值过亿元的大型新能源产业基地。该项目补齐了喀什锂电产业链的短板,让喀什锂电产业迈向高端制造。
作为国家级经济产业园区,喀什经济开发区把锂电产业作为“一体两翼”主导产业、开发区发展的“一号工程”重点推进,利用国务院赋予的“五免五减”等特殊优惠政策,全力打造中国向西开放、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喀什经济开发区通过深入研究锂电上下游产业链条,先后引进华力锂源、晨禾新能源、斯特时代、炬能、盛跃恒昌、九疆新能源、悦电池等28家锂电池生产企业落地,产品涉及聚合物动力电池、储能电池、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项目计划总投资105.78亿元,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34.3亿元,解决就业约5620人。
目前,广东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中芯能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有投资意向的企业正在对接洽谈。同时,地区计划引进锂电产业研究院和质量检验实验室,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锂电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集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不断完善。
喀什经济开发区锚定锂电产业不动摇,持续强化招大引强力度,抢先在全疆占领锂电产业最高点,形成材料、锂电池、应用产品“三位一体”的产业链条,力争到2025年,落户锂电相关企业达到60家以上,投资额达到200亿元以上,年产能50Gwh以上,实现产值400亿元以上。
光伏产业“抢占高地”
喀什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年总日照时数2800小时左右,用于建设光伏太阳能基地的土地资源——沙漠、戈壁、荒滩非常充足,具有喀什—巴楚—莎车三角环喀750千伏电网送出条件,是建设大型光伏电站的理想之地。
丰富的光热资源优势,吸引了一大批企业投资。各地光伏项目相继投产运营,并网发电,为喀什打造光伏产业高地奠定了基础。
5月28日,记者走进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浙能国综新能源有限公司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二期工程现场,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光伏板,如同一片蓝色的海洋,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工人井然有序地穿梭在光伏安装区。
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3.4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万吨,该项目节水、节能具有十分显著的环保效益。目前,该县共有光伏企业3家、光伏电站4个,去年总发电量1亿千瓦时,产值5598万元。预计今年发电量将达到2.1亿千瓦时,产值7800万元。
今年,巴楚县粤水电配套储能光伏发电项目(南区40万千瓦)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是自治区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环塔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助力喀什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负责人王东彪说:“目前,已有67万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在建光伏项目有240万千瓦及配套储能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的发电量约为6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13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0万吨。”
区港联动驱动产业集群
喀什地区拥有经济开发区和综合保税区两个国家级金字招牌。去年喀什经济开发区生产总值增长31%,综合保税区外贸进出口总值282.8亿元、增长661.8%。
5月29日,在综合保税区内,喀什嘉博科技有限公司员工正在生产车间生产一批准备发往中国香港的LED光源器件芯片。这是一家集LED封装与LED应用产品于一体的综合性光电企业,2021年7月入驻喀什综合保税区,该企业加工生产线已从2条扩大到12条。
“我们的产品体积小、价值高,主要是通过航空口岸运输。”喀什嘉博科技有限公司行政主管阿依加玛丽·热合曼说。这家企业最近一周通过喀什航空口岸已出口2至3批货物。
喀什嘉博科技有限公司是面向“一带一路”的智能制造企业。该公司以中国制造为行动纲领,勇于创新,通过转换先进科技成果,设备制造实现全自主化设计、生产、应用。旗下产业布局安全安防、大数据及超算、人工智能、金融级软件、智慧视觉及智慧照明、IC芯片及智能制造等。与华为、京东方及其芯片企业深度合作,在信息安全、物联传感、视觉照明、人工智能等领域是重要制造企业。
喀什安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在喀什综合保税区内发展壮大的出口加工企业,今年一季度出口光学镜头2600多万元。该公司董事长王卫斌表示,经过几年发展,喀什经济开发区、喀什综合保税区的政策区位优势越来越明显,企业计划在喀什打造新能源锂产业全产业链循环基地,积极引进上下游企业,打通闭环。
喀什综合保税区拥有25家加工贸易企业,其中有7家是电子组装企业,电子出口加工产业在综合保税区内形成了初步聚集。
当前,喀什地区面对新的机遇,利用经济开发区、综合保税区“两大平台”和“五免五减”等特殊政策,积极发展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市场采购、海外仓、保税维修等新业态,高标准建设中国(喀什)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积极申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用两年时间实现地区外贸进出口总值1000亿元目标。
近年来,喀什地区因地制宜建设口岸经济区、进口商品落地加工示范区和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发展壮大加工贸易、跨境物流等外向型经济。通过建设一批空港、铁路、公路物流园区,发展中欧班列、中欧“卡航”、“深穗喀”多式联运、国际货运包机等业务,构建现代流通体系。
今年,喀什地区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在文化、科技、教育、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恢复举办中国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提升区域影响力;将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引领,提升医疗救治能力,推动医疗资源升级扩容;用好金融贸易区政策,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集聚发展。
同时,喀什地区还积极发展空天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和数字经济产业,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和活力;重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来源:喀什日报记者 陈文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