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喀什地区将防止返贫致贫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核心任务,以“早预警、精识别、实帮扶”为三大支柱,构建起立体化、精准化的防返贫工作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早预警,科技赋能织密“监测网”。喀什地区依托数字化手段,打造“多维一体”返贫预警体系,整合行业部门数据筛查、基层干部网格化排查、社会力量信息反馈及农户自主申报渠道,形成“天上有云(大数据监测)、地上有网(网格化管理)、群众有哨(扫码报贫)”的立体化防控网络。农户通过“一键报贫”小程序提交风险信息后,系统自动生成预警清单,乡村两级干部第一时间入户核实,确保风险早发现、早处置。今年以来,累计接收自主报贫信息255条,经核实纳入监测对象53户,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二是精识别,多维评估绘就“精准像”。为确保监测对象识别“零误差”,喀什地区建立“常态化筛查+集中排查+重点研判”三级联动机制,围绕农户收入稳定性、刚性支出压力、突发严重困难等核心指标,通过“实地看、数据算、群众评、集体议”四步法,对农户进行“精准画像”。截至目前,新识别监测对象963户3881人,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同时,创新实施“红黄绿”三色预警管理,对脱贫户和监测户实行分类监测,定期复核风险消除情况,动态调整帮扶措施,确保帮扶资源精准投放。
三是实帮扶,一户一策定制“增收方”。喀什地区坚持“政策找人、措施到户、产业带动、就业赋能”原则,围绕产业帮扶、就业促进、教育保障、健康帮扶等领域,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帮扶清单。针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通过“项目库+联农带农”机制,支持其参与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电商物流等产业项目,累计带动1.5万农户增收,确保“家家有增收门路、人人有脱贫底气”。例如,叶城县依托核桃产业基地,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帮助400余户监测户实现年增收超6000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