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66号《关于推进英吉沙县部分乡镇盐碱地改良的建议》收悉。喀什地区行政公署高度重视,作为建议协办单位,立即组织地区农业农村局、水利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认真研究、积极办理,现将代表建议协助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英吉沙县盐碱地改良利用规划报告》,英吉沙县共有盐碱地面积22.21万亩(轻度盐碱地6.4万亩,中度盐碱地9.33万亩,重度盐碱地6.48万亩)。经统计,2011年以来,采用明渠排水的方式开展盐碱地治理工作,已开挖各级排水渠392.8公里(干排84公里、支排248.8公里、斗排60公里);建成高标准农田43.47万亩。
二、治理措施
盐碱地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加强对接,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政策支持。“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部表示,要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启动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推动实施酸化和盐碱化耕地治理工程,推动实施有机质提升工程。同时,针对耕地退化演变规律、质量提升重大障碍因素等开展科研攻关;推动实施有机肥施用补贴政策,探索建立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耕地质量提升挂钩机制。目前,国家、自治区针对盐碱化耕地治理工程实施方案或标准尚未出台,喀什地区无盐碱化治理专项项目支持,下一步,我们将结合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探索适合本地区盐碱地治理的方式,加强与自治区对接,积极争取盐碱化项目落地喀什地区和英吉沙县。
(二)从灌溉着手减少地下水的补给源。参照麦盖提县、巴楚县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和金融资本支持做法,指导英吉沙县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大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和干支斗渠系防渗,利用3-5年时间,推动英吉沙县因地制宜开展“梯田式”或“斜坡式”土地归并整理和小规模移动式首部节水项目,实现永久基本农田高效节水设施全覆盖。持续做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和水渠修缮经费投入,做好对种植户的科学培训,加强灌溉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精准用水,杜绝田间大水浸灌现象。加强渠系日常维修养护,减少各级渠道给农田的地下水补给,地下水位控制在1-3米以下,切断地下水位上升的补给源,从根源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
(三)疏远排水出路。英吉沙全县的排水出路不畅通,必须将项目区的有关排水系统建成。需要先从骨干做起,找好承泄区,将骨干排水渠系完善疏通,为各级排水沟建设奠定基础,再根据资金情况建设支、斗、农排。2023年,英吉沙县已筹措资金2200万元,计划疏通排水渠114公里;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7.1万亩,提升改造1万亩,在项目前期设计时,着重关注英吉沙县排碱渠建设,从而降低项目区土壤盐渍化程度。
(四)合理耕作和轮作倒茬。对于地势较洼,且盐碱较重的区域,采用水稻、小麦、首桔等轮作方法进行种植,能有效改善土壤盐碱含量,种植水稻可通过长期淹灌和排水减少土壤表层含盐量,轮种小麦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从而达到盐碱地土壤改良的目的。2022年,地区已安排英吉沙县轮作项目资金264.01万元,面积1.78万亩,2023年安排项目资金264.01万元,开展1.78万亩轮作试点,提升耕地质量。
(五)调整农业种植方式。抓住自治区开展农田灌溉规划的契机,推进英吉沙县两个中型灌区(依格孜牙中型灌区、胜利中型灌区)扩增为大型灌区规划,推进工程节水和农艺节水技术应用,扩大小麦、棉花、玉米水肥一体化新技术的推广面积,在条件适合的乡镇全面推进农机深松作业和“干播湿出”田间节水技术。同时,积极引导动员种植户,种植期间施用农家肥和可溶性有机肥,逐渐改善盐碱地土壤成分,缓解土壤板结,降低土壤盐碱度。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盐碱地治理是一项综合性长期工程,喀什地区认真部署部署、扎实推进,充分利用水利改良措施(明沟暗管排水、合理灌溉、渠道防渗等)、农业改良措施(平整土地、合理耕作、施肥培肥等)、生物改良措施(植树造林、种植耐盐作物和牧草等)以及化学改良利用措施等,紧密结合农、林、水各项治理措施,科学合理布置田间耕种作业,在盐碱地改造中取得实效。
特此函达。
喀什地区行政公署
2023年4月3日